2022年,成都地区生产总值2.08万亿元,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.6%,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.0%,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1.6%,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口径增长5.8%。
从承压下行,到企稳回升,2022年的成都经济跑出的运行轨迹,好似一条漂亮的奋进“曲线”——一季度抢“开门红”、二季度保供应链、三季度狠抓闭环生产、四季度冲刺一百天,投资、消费、外贸“三驾马车”协同发力……
“两万亿”是怎么来的?
背后有着怎样的努力?
2月3日,成都市发改委发布2022成都经济盘点数据,梳理出曲线背后的多个“立面”。
看县域
千亿级区发挥“压舱石”作用
百亿级区(市)县争先进位
在2万亿的GDP数值中,选择县域经济这一剖面展开观察,2022年成都各区(市)县竞相发展、各有亮点。
9个千亿级区发挥出“压舱石”作用。其中成都高新区地区生产总值突破3000亿大关、增长3%,成都高新综保区进出口总值连续5年位居全国综合保税区第1位;龙泉驿区奋力克服多轮疫情冲击,积极运用“防疫泡泡”“共享员工”模式保障工业企业闭环生产,实现工业产值近900亿元,居全市第一;成华区创新“十指连心”经济工作法,经济增速达5.0%、连续两年居中心城区首位,在全国百强区排名中上升6位;锦江区地区生产总值首次迈上1300亿台阶,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居全市第一。
百亿级区(市)县加速发力、争先进位,其中温江区经济总量突破700亿,天府新区、彭州市、金堂县均实现5%以上高增长,其中,金堂县经济总量突破600亿、增长6.5%,增速居全市第一,巴莫科技成为全县首家超200亿企业。
看投资
全市1010个重点项目
超额完成投资19.1个百分点
加快构建“5+N”产业生态体系,促进产业链、要素链、供应链、创新链融合发展,引优育强链主企业。在2022年,15家扎根成都的本土企业成功上市A股,境内外上市公司总数达到142家,居中西部城市第1。三次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3.8%、5.5%和1.5%,产业质效稳步提升。
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,坚持以项目建设为中心扩大有效投资,全力稳住基本盘。成都全年签约引进重大和高能级项目361个,全年新入库项目计划总投资近1.2万亿元、增长2.9%。激发民间投资活力,发布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等四大类29项城市机会清单,吸引民间投资4563.9亿元、增长5.4%。2022年全市1010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4364.4亿元、超额完成19.1个百分点。
看产业
创新指数跃升至全球第29位
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活跃
再看工业,稳中向好。在先进制造业板块,成都去年大力拓展先进制造业,出台支持制造业发展“1+6”政策措施,落地先进制造业重大项目96个,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达10家,获批“制造强省”先行示范市,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加值增长56.3%。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,12个产业集群纳入省第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,获批国家未来产业科技园建设试点,绿色低碳优势产业增加值增长18.5%。
值得一提的是,创新动能激发出了产业活力。过去一年,成都成功获批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示范城市,城市创新指数跃升至全球第29位。成都累计17家企业科创板上市(过会),培育国家级“专精特新”小巨人企业202家,获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突破万家。
从服务业来看,显示出了分化的特征。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活跃,1—11月规模以上高技术服务业、科技服务业、战略性新兴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3.0%、13.1%、12.1%。现代服务业增势良好,信息传输、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增长6.8%,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上升至12.8%。金融业增加值增长8.5%,实现直接融资3907.9亿元,本外币存贷款余额均突破5.3万亿元、居中西部城市第1位,全球金融中心指数上升至第34位。
从农业来看,成都加快打造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,“米袋子”“菜篮子”供给能力稳步增强,2022年粮食播种面积达582.6万亩、增长1.7%。全年共建成高标准农田30.7万亩,蔬菜及食用菌产量增加1.9%,水果产量增长2.3%。生猪产能保持平稳,出栏428.7万头、存栏270万头。加强粮食储备管理体系建设,市级储备粮增储计划3万吨。
看消费
消费券激发消费活力
为市场主体减税降费近800亿元
“用手机定一个闹钟,抢消费券喽。”相信不少市民朋友2022年都曾收到这样来自亲朋好友的提示。5月20日启动的“520消费券”、10月1日启动的“烟火成都”消费券促消费活动,引爆一场全民参与的抢券狂欢。成都市级层面以总额达5.5亿元的财政补贴资金,“真金白银”大惠民。回应市民对美好生活期待的同时,巧妙撬动消费回补,带动供给端恢复,拉动消费56.6亿元,城市就此更具“烟火气”。
在消费供给端,2022年成都举办年内全国首个A级车展,推出“新生活、新消费、新成都”系列促消费活动,新能源汽车、智能家电和音响器材类消费分别增长67.0%、185.1%。抓住郊野游、文旅游和夜间经济、露营经济等新消费热点,成都新增3个国家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。开展“百万商家上线计划”,全年限上企业(单位)互联网零售总额增长14.1%。
看外贸
货物贸易进出口8346.4亿元
跨境电商交易规模增长31.1%
外贸是衡量一国一地经济发展态势的重要指标。2022年,四川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10076.7亿元,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。在这份亮眼“外贸答卷”里,成都份额占到了82.8%,达8346.4亿元,外贸规模进一步扩量提质。
在地面,有“钢铁驼队”之称的中欧班列等国际班列,沿着蜿蜒铁轨浩荡前行。去年,成都中欧班列累计开行超过2000列,连通了境外超百个站点和境内30个城市,一趟班列最短10天就能从成都抵达欧洲。加大南向班列和东向铁海联运开行力度,开行国际班列5064列、增长19.2%。在空中,货运航线同样繁忙。成都充分发挥“两场两港”枢纽功能,去年恢复国际(地区)货运航线15条,新开通国际货运航线5条,总数增至20条,实现国际(地区)航空货邮运吞吐量22.1万吨、增长53.7%。
畅行无阻的外贸通路,也为成都持续优化贸易结构模式带来良机。去年,成都获批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,推进成都全球跨境电商服务资源中心建设,跨境电商交易规模达898.5亿元,增长31.1%。同时,成都多维度助力外贸发展,制定出台促进外贸高质量发展等系列政策措施,支持外贸企业拓市场、稳订单、扩规模,工作成效获国务院督察激励,全市外商直接投资(FDI)24.2亿美元、增长11%。
看民生
减税降费惠及企业342万户
全年城镇新增就业25.3万人
保经济就是护民生,2022年成都经济运行有速度更有温度。在去年,成都扎实做好稳就业工作,出台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22条、困难群体就业帮扶10条等政策措施,开展线上线下招聘活动3330场,发放失业保险待遇33.3亿元,全年城镇新增就业25.3万人。
信心比黄金更珍贵。2022年,成都坚决落实中央、四川省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措施,出台实施“助企30条”“稳增长40条”“纾困10条”,以新政的“及时雨”提振市场主体信心,夯实“稳”的基础,积蓄“进”的动能。强化企业帮扶,13个市级“行业+综合”专班和23个区(市)县专班专员服务企业超30万家。
2022年为市场主体退税、缓税、新增减税降费近800亿元、惠及企业342万户。尤其针对民营小微企业,“蓉易贷”普惠信贷工程提供中小微企业贷款5.05万笔,个体工商户贷余额增长24.3%。
千方百计纾困,千方百计解难,成都全力稳定市场主体,市场给予了最真实的反馈:2022全年新登记市场主体7.9万户、总量达364万户,新登记涉税市场主体20.1万户、增长14%。